吾要:我认为《谁为人类忏悔》是一部震撼心灵、发人深思的作品,是作者在生命成长历程中经过长期积累才得以完成的佳作,饱含着作者深刻的生命体验,充满人生哲理,具有生态忧患意识的心血之作,是一部值得珍藏、细细品读的好书。记者:不难看出,在对《谁为人类忏悔》的装帧设计中,您费了不少心思,比如书脊上的血滴以及封口上的红色,的确让人有一种触目惊心的感觉,您想通过这样的意象表达什么?您的总体设计思路又是什么?吾要:作为书籍设计,首先要理解文本真谛,理性地梳理文本的整体信息,就像建筑物的完成,先要解决地基和框架结构一样,我要从书稿中分析、提炼、概括设计元素,然后用提炼出的图形符号进一步抽象或概括,成为某种设计语言,并将之贯穿到整个书籍文本的设计节奏中。《谁为人类忏悔》是一部值得珍藏的经典著作,所以在书籍形态、设计立意上我始终力图有所突破。当然,这部书籍的总体设计也是从文本意境中梳理提炼而成的,用象征的方式表达悲悯情怀。本书的体例结构,作者古岳先生设定得非常好,全书由六章108节组成。这为我的设计做了很好的铺垫。于是,我直接使用六个文字来设计篇章,用六个字的六种颜色进行区分,每个篇章页之后,增加一页作者的手稿,读者可以感受作者书写的温度,同时,手写文稿也具有文献价值。吾要:我就细节给您介绍一下。《谁为人类忏悔》封面黑底色中大面积的烫银,“心”中像海市蜃楼般呈现红色书名“谁为人类忏悔”,是上书口涌流滴下的鲜红色的渗透。就像我们照镜子一样,象征自我内心的映照,是人类自身需要反思的警示。“心”下方文字的本色凹凸效果,象征人性本来具有的悲悯情怀。书口的暗红从封面鲜红演变而来,上书口拉毛是内文切角的伤口延伸与协调,由“伤口”转变成工艺之美。还有就是黑与红相应的美学特征。《谁为人类忏悔》正文的锁线为红色,与整体书籍设计和谐,构成一致的逻辑关系,并与封面黑色、鲜红色、书口暗红等色彩相互呼应,体现出黑与红相应的美学特征。再有就是彩图的设计效果追求沉稳。《谁为人类忏悔》有108幅彩图,呼应108节。彩图全部满版,安排在双码页面,图注设计不压图片,安排在单码页靠近图片处,用灰度弱化处理,根据图片阅读的横竖关系排版。为更好地呈现彩图的效果,纸张选择比较柔软没有涂布且吃墨性较好的东方书纸本白色来印刷,这样图片颜色效果沉稳,色调细微偏暖。另外就是藏书票的独特呈现。《谁为人类忏悔》的封二上,用图书馆藏卡片的形式装有为本书特别设计的阴阳对折合一的藏书票“悲悯”,独立编号的限量版,体现出该书独特的珍藏意识。这也是我从事藏书票创作以来,将书籍与藏书票有机结合的具体体现。在以往书籍设计中,虽然设计过藏书票并印刷贴在书籍上,但作为藏书票原作题签还是第一次。吾要:切掉书角,从书籍形态上讲似乎是没有道理的,但这就是本书设计的特别的出发点,与文本中所写到的大片森林被砍伐、大量的河谷流域被破坏的惨烈场面相呼应,这是一个刻意制造的伤口,虽然对书籍整体的美感有一定的破坏性,但却与文本的悲痛感形成对话。作为设计者,我想用这种方式表达双重寓意,一是人类行为对自然的伤害所造成的伤口,二是这种环境空间的伤害也深刻地留在我们每个人的心灵之上,所以,我力图把一本经典著作设计成有残缺美感的作品,是我对本书的理解。吾要:书籍设计与绘画艺术创作不一样,在一定程度上书籍是产品生产,不是设计者一个人说了算的艺术品,它需要成本预算,还要符合出版流程的规范,不是设计师的随心所欲、信马由缰。在有限的成本可控范围内理性梳理文本整体信息,用逻辑思维与设计语言呈现文本力量。所以说,一本书的所谓设计灵感首先来自于文本内容;其次在长期的设计经验中积累的对纸张材料和工艺流程的把握, 还要了解当下书籍设计发展趋势。当然每个设计者自身长期积累的艺术素养和设计情怀以及对文本与众不同的敏感是分不开的。记者:您为古岳先生绘制的肖像也很有意思,怎么想起来将人物与自然相结合这个创意的?吾要:《谁为人类忏悔》文本设计中,发现作者简介部分没有作者照片,也许古岳先生不想放照片。于是,我在网上搜索了有关古岳先生的介绍,参考他的形象及轮廓来画这个肖像,作为插图增加文本信息,画面用动静结合来象征古岳先生的田野调查与思绪飞扬、笔耕不缀的写作状态,表达出土地与生长的关系。吾要:我的绘画作品一直是沿着自己内心向往的感受,随性自由,业余时间自娱自乐的方式,几十年从未间断。从油画、综合材料、布面丙烯到纸本绘画,以及探索版画创作,2010年开始涉足藏书票的创作,这种多样形式的创作成为我自己生活的方式。随着年龄的增长,画风从具象逐渐变为想象与心象意境,表现形式平面化,追求有形与无形的哲学境界,也是生命成长历程中体验人与自然万物有情相互依存的感悟。吾要:我是先工作后学习,或者说一边工作一边学习。上世纪80年代,由青海玉树文工团特招并派往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绘景进修班学习,进修回来工作后,又先后用两年的时间在中央民族学院美术系进修学习油画专业。之后,从玉树文工团到民族出版社从事书籍设计工作至今。工作性质也从画舞台布景到书的封面,工作与生活环境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到民族出版社是一个新的开始,那时封面是手绘画面分色制版,版式也是绘制贴样。除工作之外,在出版社还能看到许多书籍,增进知识,不懂的地方随时请教前辈同事们。我赶上了手工时代的末班车,经历了整个中国出版业的技术革新,从手工到数字印刷的飞速发展,到如今整个印刷技术按需印刷和个性化趋势。我的工作称谓也从封面设计到装帧设计。如今,倡导书籍设计理念的转变,我对书籍设计的认知和执行力有许多感悟。